《DB36/T 1524-2021 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融合传统与创新,规范狗牯脑红茶加工技艺,传承茶叶加工艺术,确保茶叶品质与风味。
狗牯脑红茶,被誉为茶叶界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香气、醇厚的滋味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众多茶友的青睐,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工艺,确保狗牯脑红茶的品质稳定,我国正式出台了DB36/T 1524-2021《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规程的内涵,并探讨其在狗牯脑红茶加工中的应用。
DB36/T 1524-2021《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狗牯脑红茶加工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加工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该规程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负责起草,并于2021年正式发布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茶叶原料
规程明确规定,狗牯脑红茶的原料必须选用优质的狗牯脑茶树鲜叶,要求鲜叶新鲜、完整、无病虫害,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的鲜叶比例应不低于80%。
加工工艺
狗牯脑红茶的加工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
(1)初制工艺
初制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个环节。
①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或萎凋筛上,控制萎凋时间,使鲜叶失水率达到一定程度。
②揉捻:将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成条,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③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积发酵,控制发酵时间,使茶叶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狗牯脑红茶特有的香气。
④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使茶叶水分降至一定标准。
(2)精制工艺
精制工艺包括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和包装等环节。
①筛分: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的茶叶。
②风选:利用风力将茶叶中的灰尘、杂质等分离出去。
③拣剔:人工拣剔茶叶中的非茶类物质和不合格茶叶。
④拼配:将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茶叶进行拼配,使茶叶品质更加稳定。
⑤包装:将拼配好的茶叶进行包装,确保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质量要求
规程对狗牯脑红茶的品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方面。
(1)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匀长。
(2)香气:香气鲜爽,具有狗牯脑红茶特有的香气。
(3)滋味:滋味醇厚,回甘持久。
(4)汤色:汤色红,清澈明亮。
(5)叶底:叶底红匀,叶质厚实。
规程的应用
DB36/T 1524-2021《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对狗牯脑红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
规范生产:规程对狗牯脑红茶的原料、加工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助于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狗牯脑红茶的品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
推动产业发展:规程的发布实施,有助于推动狗牯脑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整体水平。
DB36/T 1524-2021《狗牯脑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传承和发扬狗牯脑红茶这一传统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要认真执行规程,不断提高狗牯脑红茶的品质,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