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百香果种植提供了一套系统技术规范,指南详细解析了种植流程,包括品种选择、种植环境、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百香果产量和品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百香果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在热带水果中脱颖而出,深受种植户的喜爱,为了更好地规范百香果的种植技术,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我国制定了《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给出具体的应用指导。
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湖南省百香果的种植,该规程全面规定了百香果从土壤选择、品种挑选、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果实采收的各个环节。
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土壤选择
规程指出,百香果适宜在pH值5.5-6.5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需具备良好的排水性、高有机质含量和充足肥力,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和消毒,确保土壤健康。
品种选择
百香果品种众多,规程推荐选择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如紫香、白香、黄香等,选择品种时,还需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
种植密度
规程规定,百香果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00-150株,具体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栽培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时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果实成熟期可适量施用磷钾肥,提升果实品质。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及时灌溉,避免因干旱影响果实品质。
- 修剪:及时修剪病弱枝、交叉枝和过长枝条,疏除过密枝条,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易受病虫害侵袭,如病、炭疽病、蚜虫等,规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来源。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
果实采收
百香果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采收时选择晴天,避免果实受到日晒和雨淋,采收后,进行预冷、分级、包装,延长果实保鲜期。
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应用指南
- 做好土壤准备,确保土壤健康。
- 选择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确保田间通风透光。
-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肥、灌溉、修剪。
- 重视病虫害防治,采取防治措施。
- 及时采收果实,确保果实品质。
遵循《DB36/T 1532-2021 百香果栽培技术规程》,加强栽培管理,百香果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