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128.6-2021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 6 部分》针对杀虫剂防治黄栀子灰蝶提供了详细的试验准则,解读与应用指导,旨在规范田间药效试验,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作用不可或缺,农药的合理运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还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农药的不当使用也引发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为规范农药的使用,提升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科学性和精确度,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128.6-2021《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 6 部分:杀虫剂防治黄栀子灰蝶》。

DB36/T 1128.6-202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6部分,杀虫剂防治黄栀子灰蝶应用解析,DB36/T 1128.6-202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6部分,杀虫剂防治黄栀子灰蝶应用解析,2021,现代化,第1张

DB36/T 1128.6-2021标准概览

DB36/T 1128.6-2021标准是专门针对黄栀子灰蝶这一特定害虫,制定的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规范,该标准涵盖了试验设计、试验方法、数据收集与处理、结果分析等关键环节,旨在为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试验设计

  1. 试验地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黄栀子灰蝶发生区域,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广泛适用性。
  2. 试验时间:依据黄栀子灰蝶的生长周期,选择成虫盛发期、幼虫盛发期等适宜的试验时间。
  3. 试验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杀虫剂,并确保黄栀子灰蝶虫源充足。
  4. 试验分组:将试验材料分为多个处理组,涵盖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方法等变量。
  5. 对照组:设立不施药对照组,用于评估农药对黄栀子灰蝶的防治效果。

试验方法

  1. 施药方法:依据农药使用说明,采用喷雾、喷粉、灌根等适宜的施药方式。
  2. 施药时间:根据黄栀子灰蝶的生长规律,选择最佳的施药时机。
  3. 施药剂量:依据农药使用说明,确定不同处理组的施药剂量。
  4. 数据收集:观察并记录黄栀子灰蝶的死亡率、残留数量等关键指标。

数据收集与处理

  1. 数据收集:在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各处理组的黄栀子灰蝶死亡率、残留数量等数据。
  2.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如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试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分析

  1. 比较不同处理组的黄栀子灰蝶死亡率,以评估农药的防治效果。
  2. 分析农药对黄栀子灰蝶的残留情况,为农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结合田间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应用与推广

DB36/T 1128.6-2021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为该标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

  1. 指导农药企业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提升农药产品质量。
  2. 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为农业科研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为农药研发提供依据。
  4.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规范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DB36/T 1128.6-2021《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 6 部分:杀虫剂防治黄栀子灰蝶》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