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1034-2023 速冻水饺生产流程规范解读与应用》为速冻水饺生产提供标准化流程,从原料选择、加工制作到包装储存,确保食品安全与品质,本文详细解读规范内容,指导企业高效实施,提升速冻水饺生产质量。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速冻水饺因其便捷性和美味性,成为了市场上广受欢迎的食品之一,为了保障速冻水饺的品质与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速冻水饺生产流程规范》(T/QGCML 1034-2023)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速冻水饺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速冻水饺生产流程规范》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T/QGCML 1034-2023标准适用于速冻水饺的生产、检验及管理,该标准对速冻水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卫生要求
- 生产场所:生产场所需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并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的相关要求。
- 人员卫生:生产人员需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和手套,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原料卫生:原料必须新鲜、合格,并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食农产品》(GB 2713-2015)的规定。
工艺流程
-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清洗、切分、拌馅等预处理。
- 成型:将拌好的馅料包入饺子皮,形成饺子。
- 速冻:将包好的饺子进行速冻处理,确保中心温度降至-18℃以下。
- 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9687-2012)要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 检验: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
质量控制
- 感官检验:检查产品的外观、色泽、气味、口感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理化检验:检验产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 微生物检验:检验产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 包装:包装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的要求。
- 标识:标识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产品温度在-18℃以下,避免光直射、潮湿和碰撞。
- 储存: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18℃以下。
T/QGCML 1034-2023标准在速冻水饺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T/QGCML 1034-2023标准对速冻水饺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食品安全
该标准对原料、生产过程、检验、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效保障了速冻水饺的食品安全。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执行T/QGCML 1034-2023标准,企业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促进产业升级
T/QGCML 1034-2023标准的实施,推动了速冻水饺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
《速冻水饺生产流程规范》标准的发布,为速冻水饺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企业应认真执行该标准,提高生产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速冻水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速冻水饺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