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炒青茶新标准DBS61/0018-2018正式实施,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进行解读,新标准对茶叶生产、加工、包装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旨在提升汉中炒青茶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此标准实施将对茶叶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汉中炒青茶作为陕西省汉中市的地理标志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为了确保汉中炒青茶的质量与安全,规范其生产加工流程,提升市场竞争力,陕西省市场管理局颁布了DBS61/0018-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汉中炒青茶》,本文旨在解读这一新标准,并探讨其对汉中炒青茶产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DBS61/0018-2018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汉中炒青茶的原料、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标准、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原料要求
汉中炒青茶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茶树品种,且原料茶树鲜叶须产自陕西省汉中市行政区域内,鲜叶应新鲜、完整、无病虫害,并符合GB/T 18796《茶叶鲜叶》的相关标准。
感官要求
汉中炒青茶的感官要求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五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翠绿,匀长一致。
- 香气:香气清新,具有炒青茶特有的香气。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翠绿色。
- 叶底:叶底匀整,色泽翠绿。
理化指标
汉中炒青茶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具体要求如下:
- 水分:≤8.0%
- 灰分:≤6.0%
- 水浸出物:≥30.0%
- 氨基酸:≥3.0%
卫生指标
汉中炒青茶的卫生指标包括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及微生物等,具体要求如下:
- 铅:≤1.0mg/kg
- 砷:≤0.5mg/kg
- 汞:≤0.1mg/kg
- 镉:≤0.5mg/kg
- 微生物: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汉中炒青茶的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应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9634《茶叶包装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
新标准对汉中炒青茶产业的影响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DBS61/0018-2018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汉中炒青茶的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优化产业结构
新标准将推动汉中炒青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新标准,汉中炒青茶的品质得到提升,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产品竞争力。
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新标准的实施将为汉中炒青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整个茶叶产业的持续繁荣。
DBS61/0018-2018《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汉中炒青茶》的颁布对汉中炒青茶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新标准得到有效实施,推动汉中炒青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茶农、茶企和消费者也应积极适应新标准,共同促进汉中炒青茶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