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51-2021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夏枯草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该规程旨在提高夏枯草的品质与产量,确保夏枯草的药效,为我国夏枯草产业提供科学指导。

夏枯草,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中医药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夏枯草的需求量亦逐年攀升,为了保障夏枯草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出台了《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51-2021),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夏枯草的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6/T 1551-2021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36/T 1551-2021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1,技术规程,第1张

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范围

DB36/T 1551-2021规程涵盖了夏枯草从种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包装到储存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所有从事夏枯草生产的企业、种植户及相关管理机构。

规范化生产要求

  1. 种植地选择:应选择排水顺畅、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土壤pH值宜保持在5.5至7.0之间。
  2. 种子处理:选用优质夏枯草种子,播种前进行消毒,以提高发芽率。
  3. 播种时间:春播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则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20至30厘米,株距10至15厘米。
  4. 田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多雨季节注意防涝、防病虫害。
  5. 采收时机:夏枯草播种后4至5个月,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宜选择晴天,避免雨天。
  6. 加工过程:采收后,清洗、晾干、晒干或烘干夏枯草,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止污染。
  7. 包装标准: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包装袋密封、防潮、防虫,包装标识清晰完整。
  8. 储存条件:储存环境需通风、干燥、避光,定期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要求

  1. 外观:夏枯草干燥,色泽均匀,无霉变、虫蛀、杂质。
  2. 水分含量:水分应控制在10%以内。
  3. 浸出物含量:浸出物含量不低于8%。
  4.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1. 提升品质:规范化生产确保夏枯草品质稳定,满足市场需求。
  2. 增加产量:规范化技术有助于提高夏枯草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3. 推动产业:推广规范化生产技术,助力夏枯草产业健康发展。
  4. 保障安全:规范化生产确保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药用资源。

《夏枯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51-2021)为夏枯草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生产实践中,应严格执行该规程,确保夏枯草的品质与产量,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推动夏枯草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