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49-2021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绞股蓝茶的生产加工流程,包括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规程旨在规范绞股蓝茶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蓬勃兴起,绞股蓝茶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饮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绞股蓝茶的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DB36/T 1549-2021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意义。

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36/T 1549-2021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1,技术规程,健康饮品,第1张

制定背景

市场需求增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绞股蓝茶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保障消费者权益

为规范绞股蓝茶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制定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绞股蓝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茶叶原料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原料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产地、品种、采摘标准等。

加工工艺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

产品质量标准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产品质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总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产品质量。

实施意义

规范市场秩序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提高产品质量

规程对绞股蓝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推动产业发展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有助于推动绞股蓝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出口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绞股蓝茶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出口。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详细内容

茶叶原料

  • 产地: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绞股蓝品种,产地为我国绞股蓝主要产区。
  • 品种:选用生长年限适宜、品质优良的绞股蓝品种。
  • 采摘标准:采摘时间应在绞股蓝成熟期,采摘部位为嫩叶,采摘后应及时加工。

加工工艺

  • 杀青:采用蒸汽或高温水杀青,时间控制在2-3分钟。
  • 揉捻: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 干燥:采用低温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干燥时间控制在2-3小时。
  • 精制: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筛分、破碎、去杂等精制处理。

产品质量标准

  • 外形:茶叶紧结,色泽绿润,匀整一致。
  • 香气:香气清幽,具有绞股蓝特有的清香。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 汤色:汤色清澈,呈淡绿色。
  • 总灰分:≤6.0%
  • 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袋应密封,防潮、防霉。
  • 标识:产品标签应清晰、规范,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产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
  • 储存: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潮湿、高温、异味。

《DB36/T 1549-2021 绞股蓝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绞股蓝茶生产加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绞股蓝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动绞股蓝茶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