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新)61-2021 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发布,为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提供标准,推动行业迈向更高精度和可靠性,开启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新篇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环境参数测量仪作为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具,其精准度和稳定性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提升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水平,规范校准流程,我国在2021年正式发布了新的校准规范——《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JJF(新)61-2021),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我国的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JJF(新)61-2021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发布,开启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新纪元,JJF(新)61-2021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发布,开启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新纪元,质量控制,第1张

规范背景

环境参数测量仪在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仪器性能、环境因素、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为提升环境参数测量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于2019年发布了《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JJF 61-2019),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变化,2021年对该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规范——JJF(新)61-2021。

适用范围

JJF(新)61-2021适用于各类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涵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光照度、噪音等多个参数。

校准方法

规范明确了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等,具体方法根据仪器类型、测量参数、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

校准项目

规范规定了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项目,包括基本误差、重复性、稳定性、响应时间、量程、分辨率等。

校准条件

规范对校准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校准环境条件应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结果评定

规范明确了校准结果评定方法,包括合格判定、不合格判定、复校判定等,评定结果应记录在校准证书上。

校准周期

规范规定了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周期,一般为1年,对于环境或用途特殊的仪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校准周期。

规范实施与意义

规范实施

JJF(新)61-2021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应按照规范要求开展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工作。

意义

(1)提高环境参数测量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2)规范校准工作,推动校准行业健康发展。

(3)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JJF(新)61-2021《环境参数测量仪校准规范》的发布实施,对于提高环境参数测量仪的校准水平,保障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共同推动我国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