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1353-2023 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为提升药用茶品质与安全性提供重要指导,解读其规范内容,旨在确保药用茶安全可靠,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大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追求,药用茶凭借其独特的药理功效和保健特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了保障药用茶的品质与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T/QGCML 1353-2023 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便业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一关键指导文件。

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解读,保障药用茶品质与安全的关键指南,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解读,保障药用茶品质与安全的关键指南,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

药用茶,作为一种将茶叶与中草药成分结合,通过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特定药理作用的饮品,其原料中可能含有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存在不仅可能降低药用茶的品质,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制定《T/QGCML 1353-2023 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规范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药用茶原料的灭菌过程,涵盖了茶叶和中草药原料的灭菌环节。

灭菌方法

本规范规定了以下几种灭菌方法:

  1. 物理灭菌法:包括高温灭菌、高压灭菌、微波灭菌等。
  2. 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化学药剂灭菌等。
  3. 生物酶法:包括酶处理、生物膜处理等。

灭菌条件

  1. 温度:根据不同的灭菌方法,温度要求各异,高温灭菌法通常要求温度在120℃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压力:高压灭菌法要求压力在0.1MPa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 化学药剂:根据不同的化学灭菌方法,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控制其浓度和作用时间。

灭菌效果评价

  1. 微生物检测:通过检测灭菌前后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评估灭菌效果。
  2. 药效检测:通过检测灭菌后样品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评估灭菌对药效的影响。
  3. 感官评价:通过观察、品尝等感官方法,评估灭菌对药用茶品质的影响。

规范实施与监督

  1.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灭菌管理制度,明确灭菌责任人和操作规程。
  2. 企业应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3. 企业应定期对灭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灭菌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4.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用茶原料灭菌过程的监管,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依法予以查处。

《T/QGCML 1353-2023 药用茶原料灭菌技术规范》的发布,为药用茶原料的灭菌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药用茶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这不仅是我国茶叶产业迈向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步骤,也有助于提升我国药用茶的国际竞争力。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灭菌效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保障药用茶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药用茶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