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06-2021 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针对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提出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从土壤处理、种植管理、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蔬菜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茄果类蔬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对农业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茄果类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土传病害的侵扰常常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产量与品质,为了有效遏制土传病害,确保茄果类蔬菜的安全生产,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506-2021《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021,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36/T 1506-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06-2021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控手段,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提升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与品质,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防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环保”的原则,实现病害的可持续控制。
  2. 防控对象:主要针对茄子、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的土传病害,如根腐病、疫病、枯萎病等。
  3. 防控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4. 防控技术:涵盖土壤处理、田间管理等。

规程解读

  1. 农业防治:通过轮作、间作、覆盖、深翻等农业措施,优化土壤环境,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昆虫等生物资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与繁殖。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4. 物理防治:运用物理方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等,杀灭病原菌。
  5. 土壤处理:采用生物菌剂、有机肥等,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6. 处理: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消毒,降低病原菌的传播。
  7.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病害发生。

规程应用

  1. 提升茄果类蔬菜产量与品质: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2.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推广绿色防控理念:提高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DB36/T 1506-2021《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茄果类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规程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推动茄果类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