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516-2021 花生翻秋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花生翻秋种植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规程详细阐述了花生翻秋种植的适宜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方法,旨在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品质与花生产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花生翻秋生产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了确保花生品质,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花生翻秋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16-2021),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并探讨其在花生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DB36/T 1516-2021规程概述
《花生翻秋生产技术规程》主要针对花生翻秋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规程明确了花生翻秋生产的适宜区域、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为花生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规程解读
适宜区域
规程指出,花生翻秋生产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广泛适应性,包括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省份,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花生生长,有利于花生品质的提升。
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花生翻秋生产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品种选择需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以实现花生的高产与优质。
播种技术
规程对花生翻秋生产的播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播种时间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田间管理
规程对花生翻秋生产的田间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花生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进行,一般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灌溉应根据花生生长需求进行,保持土壤湿润;除草可选用化学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花生翻秋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花生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具体方法应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确定。
规程应用
提高花生质量
《花生翻秋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花生质量,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
增加花生产量
规程中提到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有助于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推动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花生翻秋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花生在市场的竞争力。
《花生翻秋生产技术规程》(DB36/T 1516-2021)为花生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花生质量、增加产量、推动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