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是水质监测的标准化指南,详细解析了水质监测的实施要点,包括监测方法、仪器设备、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旨在确保水质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我国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已成为国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作为水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关键手段,其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对相关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直接影响,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是我国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HJ/T 91-2002标准解析,地表水与污水水质监测规范化指南,HJ/T 91-2002标准解析,地表水与污水水质监测规范化指南,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水质监测,第1张

HJ/T 91-2002 规范概述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由我国环境保护部于2002年发布,旨在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的监测工作,提升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该规范适用于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机构、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开展的水环境监测工作。

HJ/T 91-2002 规范的主要内容

监测范围和对象

HJ/T 91-2002 规范明确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涵盖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水库等)和污水(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监测项目和指标

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项目和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监测方法

HJ/T 91-2002 规范对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采样、样品保存、实验室分析等,规范明确了采样点的设置、采样频率、样品保存条件等要求,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比性。

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规范强调了对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等环节,要求监测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监测报告的编制

规范对监测报告的编制提出了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内容、审核等,要求监测报告应客观、真实、准确,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HJ/T 91-2002 规范的实施要点

加强监测机构建设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监测机构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监测

建立健全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确保监测覆盖面和监测频率满足要求。

严格执行规范

各级监测机构应严格执行HJ/T 91-2002 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加强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HJ/T 91-2002 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界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是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水平、保障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机构和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为我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