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273-2021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包括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提升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273-2021),旨在为我国玉米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43/T 2273-2021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分析,DB43/T 2273-2021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分析,2021,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DB43/T 2273-2021)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该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玉米免耕生草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挑选适宜的玉米品种。
    • 合理密植: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株距和行距。
    • 播种: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确保播种深度适宜。
    • 生草管理:播种后,选择适宜的草种,如豆科草、禾草等,并合理控制草种生长,确保玉米生长不受影响。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分别追施尿素,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 收获:在玉米成熟期,采用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生态环境效益

  1.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3.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值。

技术规程的应用

推广应用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在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地根据规程要求,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推动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的普及。

产量提高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据相关研究显示,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玉米免耕生草栽培产量可提高10%以上。

生产成本降低

免耕播种、生草覆盖等栽培技术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生态环境保护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免耕生草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南方地区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通过推广应用该规程,我们有望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