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针对预包装冷藏膳食规范进行详细解析,从原料选择、生产过程、储存运输等方面规范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标准强调冷链管理,确保食品品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针对预包装冷藏膳食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本文旨在深入解读这一标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预包装冷藏膳食的相关知识。
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概述
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是湖北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专门针对预包装冷藏膳食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制定的具体规范,该标准于2014年正式发布,其核心目标是提升预包装冷藏膳食的整体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
预包装冷藏膳食是指在满足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工、调配、包装等工序,将食品原料转化为适合在冷藏条件下保存,并在一定期限内供消费者食用的食品。
分类
预包装冷藏膳食根据加工工艺和食品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冷冻食品:如冰淇淋、冷冻水饺、冷冻肉类等。
- 冷藏食品:如熟食、半成品、调味品等。
- 发酵食品:如酸奶、发酵肉制品等。
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主要内容
原料要求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变质或受污染的原料。
加工工艺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加工工艺需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营养,严禁添加任何非法添加剂。
包装要求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包装标识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单位等信息。
储存和运输
预包装冷藏膳食应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和运输,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销售环节
预包装冷藏膳食的销售者需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保证食品来源合法、渠道正规,销售时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确保食品在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
DB31/2025-2014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我国预包装冷藏膳食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冷藏膳食时,可参照此标准,确保所购买的食品符合国家标准,保障自身饮食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者也应严格遵守此标准,切实履行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