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迈入新阶段,规程详细阐述了粳稻和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助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迈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深化粳稻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确保粮食安全,我国最新颁布了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读,以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粳稻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对粳稻与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作业进行规范,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安全。
规程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粳稻与小麦种植区域,涵盖了水稻种植区、小麦种植区以及粳稻与小麦轮作区。
机械化生产流程
- 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确保播种均匀,深度一致。
- 田间管理:运用机械化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作业,提升田间管理效率。
- 收割:采用机械化收割,提高收割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 烘干与储存:采用机械化烘干、储存,确保粮食质量。
技术要求
- 播种:播种机需具备自动调深、自动找平、自动计数等功能,以确保播种质量。
- 田间管理: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应采用机械化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 收割:收割机需具备自动导航、自动切割、自动卸粮等功能,提高收割效率。
- 烘干与储存:烘干设备需具备自动温控、自动湿度调节等功能,确保粮食质量。
质量控制
- 质量: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子,确保播种质量。
- 田间管理: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田间管理,确保作物生长良好。
- 收割:在收割过程中,确保收割质量,减少损失。
- 烘干与储存:在烘干、储存过程中,确保粮食质量,防止霉变。
规程实施意义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机械化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 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化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保障粮食安全:规范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 推动农业现代化: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DB42/T 1821-2022《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粳稻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积极推广该规程,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