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10-2022 晚熟碰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提高晚熟碰柑品质,开启产业新篇章。
随着我国柑橘产业的迅猛发展,晚熟碰柑凭借其出色的口感、高品质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果农和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为了推动晚熟碰柑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42/T 1810-2022 晚熟碰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探讨其核心内容与实施价值。
《DB42/T 1810-2022 晚熟碰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晚熟碰柑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晚熟碰柑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2022年1月1日起,该规程正式实施,覆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晚熟碰柑的种植、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等各个环节。
要点解析
-
产地选择与规划:规程明确指出,晚熟碰柑的产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区域,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
品种选择与繁殖:推荐种植的晚熟碰柑品种应具备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品种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通过嫁接、扦插等繁殖方法,确保苗木质量。
-
栽植技术:规程对晚熟碰柑的栽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栽植时间、密度、栽植方法等,要求在栽植前进行土壤改良,确保土壤肥力适宜。
-
肥水管理:强调晚熟碰柑的肥水管理应遵循“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树势和产量需求,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确保水分充足。
-
病虫害防治:规程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确保果实质量安全。
-
采收与包装:对晚熟碰柑的采收和包装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采收时间、方法、包装材料等,要求采收时注意果实成熟度,确保果实品质。
-
运输与销售:规定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果实损伤,销售时,应提供合格证明,确保消费者权益。
实施意义
《DB42/T 1810-2022 晚熟碰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高晚熟碰柑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 规范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业竞争力。
《DB42/T 1810-2022 晚熟碰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我国晚熟碰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广大农民应认真贯彻落实,共同推动晚熟碰柑产业迈向新高度。